——抗擊疫情,我們在行動!
面對疫情的來襲,我們煙臺柳鑫人不畏懼、不妥協(xié),每一名員工都做出了犧牲、做出了貢獻。一個個平凡的崗位,一張張美麗的笑臉,團結(jié)一心共戰(zhàn)疫情,我們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。
以下為人資王麗麗第一人稱口吻敘述。
我把這個團隊的名字命名為“測溫小分隊”,主要成員及分工是這樣的:公關(guān)部經(jīng)理孫書貴負責測量體溫,安環(huán)專員郭琨負責消毒,人資專員王麗麗負責記錄,我們分工明確,紀律嚴明。
我思考了一個問題,在沒人要求我們?nèi)绾畏止?,應該如何去做的情況下,最終如何形成了這樣的默契?這個問題讓我回憶起了剛復工時候測溫的場景。
那是2月11日早上溫度只有零下2度,我7點20分到的公司,來得比較早還沒有員工上班。就在我回辦公樓拿測溫槍和筆的這十分鐘,再回到門衛(wèi)處,那里已經(jīng)排起了長隊,熙熙攘攘,有大聲招呼“大家請按規(guī)定排好隊,人與人之間相隔1米”,有詢問“測溫槍不好用,體溫計在哪里”,還有報姓名“我叫***”……整個場面好不熱鬧,我擠過人群來到桌子前記錄名字、體溫、給體溫計消毒,忙得不亦樂乎。
就在我忙不過來的時候,有個聲音問我:“我能幫著干點兒什么?”我抬起頭,欣喜地看著那張熟悉的臉——孫書貴經(jīng)理,我毫不猶豫的把記錄人名的本子推給了他,接下來的整個消毒、測溫工作在相對有序中結(jié)束了。
往回走的路上,我不禁往回看有幾位領(lǐng)導和同事正在研究如何使測溫槍在低溫的環(huán)境下測出較為準確的體溫。我轉(zhuǎn)過身笑了,并堅信這個問題會解決掉的。
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們有了固定的測溫地點——參觀通道入口
有了保證測溫槍測出相對準確體溫的裝備——暖手寶
有了越來越規(guī)范的體溫記錄表……
遇到問題,就討論,想方設(shè)法的去解決,有了對策就立即去執(zhí)行。不抱怨,不埋怨,不遲到不早退,無論什么樣的天氣狀況必須準時到場,這是我們小分隊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。
當我情緒不高的時候,我就看看團隊活躍分子郭工,他總是能把我們逗樂;
當我意志不夠堅定時,我就看看團隊里的“唐僧”孫經(jīng)理,他曾發(fā)自肺腑地說:“特殊時期一定要給公司做點兒貢獻”。
而我堅定地告訴自己,一定跟上團隊的腳步,和大家一起做一件防疫“戰(zhàn)爭”中有意義的事。
這項工作從2月10日開始一直持續(xù)到現(xiàn)在,已經(jīng)成為我們本職工作的一部分,每當看到工友們滿臉笑意迎面而來,每當看到他們安心離去的背影,每當交上一份份體溫正常的記錄表和完善的消毒記錄表,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,宛然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。團結(jié)一致,并肩同行,疫情不散,監(jiān)測不止,堅決用堅守為煙臺柳鑫防疫工作取得最后的勝利貢獻一份力量!
他叫徐明成,是一名普通的保安員。用他的話說就是“保安是柳鑫最最最普通的崗位”,但就是這么普通的他,在疫情期間創(chuàng)造了從1月20日到3月8日一個人把保安防疫工作開展開來并落實到位的奇跡。在防疫工作中他表現(xiàn)出了大膽提建議,細心重落實的工作作風。

消毒保安負責,測溫保安負責,外來人員登記保安負責……面對這些突如其來但人手嚴重不夠的情況,工作應該怎樣開展呢?
主動打電話跟防疫工作總負責人溝通:1說明現(xiàn)狀 2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議
在這個特殊的時期,公司像老徐這樣忠于職守,在平凡崗位上用堅守創(chuàng)造著不平凡的普通人很多,他們?yōu)楣镜膯T工們保駕護航,為全力以赴應戰(zhàn)疫情做好堅實的安保后盾而努力奮斗。
每位都是部門的顏值代表,不僅有顏而且做起工作來也絕不含糊。
疫情期間,公司有幾批回來需要隔離的領(lǐng)導同事們。上面幾位同事承接了為隔離的同事送飯的任務,每批人員需要隔離十四天,一天三餐飯,合計四十二餐。
我看到了送餐安排,其中有幾位同事要為兩家送餐,我頓時覺得任務有些重了,就私下找了其中一位:“為兩家送一日三餐,十四日,這工作量有點兒大,你要不要跟領(lǐng)導溝通下?”一會兒就看她回復我:“嗯,剛看到,這是考驗我的臂力呀!哈哈,應該是人員不好調(diào)配吧,先這么干著吧,如果實在是忙不過來再申請?!?/p>
先執(zhí)行后溝通,能夠站在對方或者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,擁有這樣的實干精神和思維的普通員工,不普通!
還有疫情期間響應捐款號召的凌耀華,他積極參加防疫工作,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其實她們還有很多身份
或許行走在車間中給員工測體溫
或許坐在餐桌旁給員工進行餐前消毒
或許為參觀調(diào)研的領(lǐng)導進行體溫監(jiān)測…